摘要:研究目的:分析自然保护地内集体土地特别限制的法律性质,探求自然保护地内集体土地特别限制补偿的法律构造。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归纳演绎。研究结果:(1)自然保护地建设对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特别限制虽未改变土地所有权归属,但实质上造成了权利人的“特别牺牲”,符合“准征收”的法律特征。该限制已超出财产权社会义务的合理范畴,依法应予以补偿。(2)中国现行相关法律总体上呈现出“限制明确、补偿模糊”的特点。在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上海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有效执行的内在逻辑,为其他大城市低效建设用地治理提供启示。研究方法:采用过程追踪方法,基于 2014 — 2023 年上海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相关的访谈、报告、报道等多源数据集,系统分析其“决策 — 执行”共识调适过程。研究结果:(1)上海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主体分别是市政府和区镇政府,双方形成了问题理念、利益、能力共三种类型的共识,均
摘要:研究目的:从政府注意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地方政府黑土地保护政策变迁与演变逻辑。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对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偏好差异,表现为命令控制型>宣传引导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对政策子工具的使用存在不均衡性和注意力分配差异。(2)时间维度上,黑土地保护政策经历了探索形成期(2003 — 2017 年)、规范发展期(2018 — 2021 年)和深
摘要:研究目的:顺应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诉求,从农户和村庄层面解析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过程,以期为促进宅基地财产性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多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随着宅基地从非财产性利用转向财产性利用,影响因素从以农户层面因素为主转为农户和村庄层面因素共同作用。(2)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受农户和村庄层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农户层面的城镇购房、宅基地数量、家
摘要:研究目的:精准把握粮食主产区耕地韧性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为实现耕地系统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K-means 改进的熵权法,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 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系统韧性水平由 2009 年的 0.266 上升至 2023 年的 0.414,年均增长 0.010,呈稳步上升态势;(2)耕地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网络形态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