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先圣有言,“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中国礼乐传统流传数千年,政教互动,礼俗教化,粲然大备,为中国文化一大特色。然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中国礼乐传统颇受争议。当今中国,经济勃兴,国力崛升,文教再造,礼乐复兴亦适逢其时。本刊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职志,特辟“礼乐中国”栏目,将中国悠久而丰富的礼乐故事一一呈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教授及其学术团队
【导读】明代剧本《牡丹亭》中的插图是明清插图中的优品。画师吸取大量文学意象,立足文本,通过对意象的组合描绘《牡丹亭》呈现的看似繁杂却和谐统一的意境,在典型意象的指涉下,构建女性空间中封建道德的潜在规训和空间语境。 晚明是版画插图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书坊店主争相为“几令《西厢记》价减”的《牡丹亭》配上插图。郑振铎指出:“明刊剧本,几乎无曲不图。” 明代剧本《牡丹亭》有二十多
【导读】在我国的戏曲作品中,状元戏可谓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中状元”情节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对比法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纵向分析“中状元”情节在《西厢记》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变化;采用文本研读法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观众预期等方面,横向分析“中状元”情节在《西厢记》文本中的作用。对于把握《西厢记》的艺术特色和研究“状元入戏”这类作品有着参考意义。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
【导读】光绪二十年至二十四年,胡薇元调任凉山西昌知县。《清代诗文集汇编》七七三卷收录的《伊川草堂诗》收录了其在西昌创作的多篇诗歌作品,包括入昌纪行诗、政治抒怀诗、地域风情诗和记录生活酬赠友朋诗,风格雅健明丽。 清代诗人胡薇元有《湖上草堂诗》《天云楼诗》《伊川草堂诗》《研经馆诗》等诗集存世。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二十四年(1898年)间,胡薇元调任凉山西昌知县。在胡薇元留存的诗歌作品中,有不少
【导读】南宋时期,边塞词发展至首个高潮。边塞词的创作数量增多,创作主题增加,内容情感渐深。词人以言志抒怀,描绘边塞的雄健壮阔,形成了以豪放刚健为主的词风。李纲作为南宋初期抗金主战派代表,其词作多言志咏怀,词风对南宋中期辛派边塞词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刚”和“柔”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审美体验,“刚”以刚健、阳刚为特点,传递出生机和力量感。李纲以浩然之气写词,以边塞为题材,不仅有极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
【导读】唐中期边塞诗人高适于天宝十一年从长安出发,赴河西边塞投奔哥舒翰,途中高适用诗歌记录了所见所感。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入手,运用“空间分析法”分析高适河西边塞诗中的自然景观书写,可以勾勒出诗人从长安至河西之间的行程路线,品析河西独特的地域风貌。进而由外层空间指向内层空间,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更多情感内涵。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高适“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
【导读】人性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性论的内在依据探讨离不开对天人关系的剖析。先秦儒家重新弥合天人关系,将天的义理化和人的普遍性结合,彰显出先秦儒学的人文向度与人道精神。从天生万物角度出发,人和物有相通之处;从义理的天赋予人道德内涵、赋予人自觉的特点来看,人和物又有不同。关于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和荀子则分别提出性善论和性恶论。人性完善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享安乐充实、
【导读】父女关系是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分析《南海观音全传》和《李尔王》两部文学作品,考察中古时期中西方父权制在家庭范围内的运作方式,指出中西方父权制之下父女关系不同走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模式。 父权制是一个在大多数文化中都存在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跨文化现象,其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社会学领域,指代“父亲就是家长”的社会结构。此后由激进主义
【导读】从《一个人的村庄》到《在新疆》,刘亮程散文记述了新疆乡村人事与物态风俗的变迁,指出人类不当行为和索取的贪欲造成了乡村生态恶化与环境破坏,顺应了反思现代性的社会思潮。刘亮程以书写家乡黄沙梁的方式,对童年经验进行再挖掘,以此重新领受家乡曾给予他的民间乡村之美和被现代性的城市生活湮没的存在感,寻找自己的精神根基;他对南疆村落的历史、文化、生态及民情民俗的深刻体验,反映了他对新疆乡土的热爱,对南疆
【导读】经筵是中国古代专为帝王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经筵制度是一种兼具教育、政治与礼仪功能的制度,而经筵讲义是这种制度下的产物。本文以杨时的《论语》讲义以及《尚书》讲义为例,对杨时在经筵讲义中所阐发的儒家思想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宋代经筵讲义的特点及影响。 经筵即经书讲席,是中国古代专为帝王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经筵讲官身份特殊,既是讲读者又是传道者。为了增加讲授的可行性,经筵讲官
【导读】《大学》被誉为“四书之首”。对《大学章句》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儒家思想的脉络。朱熹虽然提出了“理学”的概念,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来源于“理”,但其思想仍然没有脱离人与天地合为一体的逻辑。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梳理经朱熹注释过的《大学章句》中的“天人感应”思想,可以阐释程朱理学的道德原则及其来源,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思路。 自汉代儒家思想被确立为
【导读】史传传统在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时代与文学的转折点上,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吹号者,以小说的形式回应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尤其是史传传统与现代小说的关系问题。其中,《阿Q正传》从形式、技巧以及主题内蕴等方面展现出鲁迅对史传传统的反叛与继承,流露出作者最真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舍。 引言 在中国文学史中,司马迁与屈原分别代表了中
【导读】蒙元的王文统、阿合马、和礼霍孙、卢世荣、桑哥等人是忽必烈时期(1260年-1294年)具有代表性的理财大臣。他们先后被授予理财大任,大多手握政柄,口含天宪。他们立钞法、定榷卖、征税赋、划户计、行钩考,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对元初的经济发展、财政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要深入认识权臣理财的本质,可以从权臣的个人背景和政治境遇入手分析。 1251年,因四弟忽必烈拥立有功,蒙哥汗令
【导读】南宋时期,田税征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政策上的异化现象。一是形成了许多脱离于田税本身含义的附加税;二是征收流程混乱,官司、地主联合转嫁重税,兼并土地;三是在重税环境之下,官府开始宣扬“缴税精神”的思想教育,以此强化赋税的合法性。在政策异化之下,诸多负面社会效应接踵而来,人口流亡、杀婴、农民起义等现象频繁出现,人口增长缓慢。但根本来看,这些异化现象源于中央政府在财政的螺旋困境中无法有效干预地方治
【导读】柴成务出身于官宦儒学家庭,文才出众,状元及第,拥有卓越的行政能力。柴成务出任潭州茶场期间治绩有声;差遣地方治理黄河水灾和安抚四川民变时,心系百姓,极力安抚民心;出使高丽,又智责高丽王,维护大宋国威,是一位典型的吏干型官员。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生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乾德六年(968年)进士科状元及第。进入官场后,他先是历任峡州军事推官、曹州观察推官、单州观察推官,升迁为京
【导读】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弱,为使百姓在灾害频仍时能维持基本生活,仓储尤为重要。自古以来,仓储形式多种多样,因社仓设在村镇,由乡民自行管理而成为重要的仓储形式。但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清代福建社仓的发展,直到雍正、乾隆时期才趋于完备。本文利用地方志等资料,试图通过对福建社仓的设置、管理及与地方基层社会的关系进行全面探讨。 福建地区因“环山带海,
【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儿童文学界刮起一股“反权威”之风,巴希斯出版社(Basis Verlag)在此中褎然居首,译介一系列富含哲理的中国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在德国语境下被重新讲述和赋予革命内涵,跨越时代与国界,引发中德革命精神共鸣。 【关键词】中国寓言故事;德国;译介与启示 中国寓言文化意蕴深厚,凝练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哲学智慧与价值观念的重要窗口。1971年,德国作家
【摘要】本文聚焦中国寓言“愚公移山”在瑞士的一部德语改编本——《愚公移山》(2013),从创新性、时代性、启示性三个维度厘清作者在新世纪重释一则传统中国故事的全过程,探析征引阐释中彰显的主体意识、女性意识和共同体意识,探寻其间提出的中国方案,以期形成范例,助力中国故事行稳致远、走向世界。 【关键词】愚公移山;新世纪;瑞士;对外传播 中国寓言“愚公移山”源自《列子·汤问》,讲述北山愚公苦于王屋、
【摘要】“愚公移山”初载于《列子·汤问篇》,后经毛泽东的诠释作为革命故事在中国广泛传播。1965年,毛泽东文章《愚公移山》的德译本出版,“愚公移山”革命精神化为思想的种子,在德语国家生根发芽。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愚公移山”在德语国家的传播从文字叙事演变为纪录片、音乐、黏土塑像、摄影展、有声图像多种叙事形式,由单模态转向以图像叙事和视听叙事为主的多模态叙事,彰显中国传统故事与新媒介结合的多种可能性
【导读】神话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资源,在现代语境中不断被重新讲述和应用,并被赋予新的功能与意义。2019年被称为中国古老神话“鸿蒙”的复活之年,华为“鸿蒙”系统的亮相激活了“鸿蒙”神话。古代神话中的“鸿蒙”涵盖了“混沌”和“创世”的含义。在华为的情境中,“混沌”母题在创立前和技术理念中有所隐喻,“鸿蒙”神话则在商标注册和操作系统命名中得到运用。这一研究不仅与国内神话学界提倡“朝向当下”热点议题相契合
【导读】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推进,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加速设计体系的方向转型、革新数字媒体艺术赋能地域文化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重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发展范式,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现代艺术发展和艺术创作新路径,引领一场面向未来的艺术革命。 引言 ChatGPT包含两个结构,一个是“对话”,另一个是预训练模型。“Chat”
【导读】科学界定革命博物馆的内涵与分类,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实地调研,分析观众对革命博物馆的满意度与关注度、探究教育后续效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综合运用五感协同设计理念,对革命博物馆的场景、远程联动系统、红色研修室进行沉浸式体验设计,为革命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策略与建议。 当前,革命博物馆需要打造线上线下平台相结合、优势互补,线上资源有效解决线下单一性、展馆不连贯、交通成本高等瓶颈问
【导读】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辉煌文明。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贡献良多。本文对河南地区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地位进行阐述,展现河南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文化和谐形成的贡献。 近年来,“多元一体”格局的观念已逐渐成
【导读】在中国和越南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国文化差异难免会引起文化误解与文化冲突。其中,非语言禁忌,尤其是体态语禁忌往往比语言禁忌更隐秘、更能影响交际结果。因此,将中越两国体态语禁忌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很有必要。通过比较两者异同,探寻了两国体态语禁忌文化异同的成因,结果表明产生两国体态语禁忌文化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总体可以归纳为主体的认知心理以及认知主体所处的背景环境。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得出中越两国跨
【导读】周予同《本国史》(1947年版)为之前版本的重印,其文本内容至少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末。该书宽泛、笼统地论述中华民族的起源,以考古成果论证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拉长了民族起源的上限;同时详细叙述了中华民族经过三个时期的融合,到民国建立后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特点是整体的、不可分离的。通过以上叙述建构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团结的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实现对
【导读】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社会价值。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研究建筑的设计理念、结构特点以及文化符号的运用,揭示传统建筑在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强化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理解、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 引言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
【导读】毛泽东是我们党内进行调查研究的典型代表,其调查研究思想滥觞于一师期间的社会调查实践,该时期初步萌生的调查研究思想有以下鲜明特点:在调查研究地点的选择上,朝向农村去;在调查研究过程的把握上,为着启蒙去;在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踏着见闻去;在调查研究目的的指向上,奔着问题去。这些特点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发展和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坚信“闭门求学
【导读】林徽因所著作品不多,生前并未出版过个人作品集。长期以来,大众对林徽因文学作品和建筑研究实践成果的关注,远不如对其私生活和各种八卦传闻的兴趣,她的文学作品鲜有得到大篇幅分析。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位现代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分析解读。 一、生平简介 林徽因祖籍福州,生于1904年的杭州,其祖父是与康有为同科的前清翰林林孝恂,其父是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辛亥革命后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导读】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第一任行长毛泽民的身上,闪耀着廉洁的光辉。在新时代,宣传毛泽民的廉洁事迹,对我们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加强自我约束、培养道德操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韶山到天山,毛泽民的一生都在为革命奋斗。从“在小学管过伙食”到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从十里洋场的“杨经理”到《汉口民国日报》总经理,从“带枪的银行家”到中华钨矿公司总经理
【导读】本文基于表演理论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文村的黎族民间故事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关注故事讲述者的神态、肢体语言及讲述场景等因素,结合人物访谈,分析黎族民间故事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讲述时空消退及传承断层等困境。 一、从本文到文本:田野调查概况 文本化的黎族民间故事已由“听”向“视”转变。田野调查可以重现鲜活的口头演述活动,在田野中寻找民间故事“本来的样
【导读】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区结合自身生存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博物馆”和“活化石”。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传统村落正在迅速衰落,依附于此的传统文化也濒临灭绝。青岭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加强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方面的保护工作,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关键途径。 中国传统村落被誉为华夏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中国优秀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