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端想起鲁迅对于《孩儿塔》的著名评价:“(它)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在很多方面,《孩儿塔》和《中间人》并不具有可比性,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不够精致,或者说,不够纯文学。不过,作者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于是,现实过于强硬和执拗地介入了。结合他的创作履历,不难发现,他决不缺乏
一 这天一大早起来,父亲说他想先去理个头发。 我一看时间八点多了,妻子早已去单位上班,五岁的儿子壮壮还在床上熟睡。父亲想让我先照看一下孩子。 我有点弄不明白,为什么周末我和妻子在家时,父亲不去理发,偏偏待我上班时去呢?我觉得父亲着实不够体谅年轻人。 “前两天,周末为何不去?” “天气太热。” “能否这个周末再去?” 父亲有些不悦,说:“那还得等三四天呢,头
上 父亲总是不在家。 在我们村里,男人不出门找点活计做,是件很可耻的事。所以情况经常是,在我睡醒时,父亲就已经不在了。他终日出门游荡在村子里,像一股风,在街巷中吹来吹去,哪里有动静,哪里就有他。哪里人多哪里肯定会有他。 小商贩叫卖的吆喝声,总是如同海浪一般,顺着村子中心的十字街,一波一波穿过胡同和院墙,传到村中的角角落落。妇女们坐在墙根,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支棱着耳朵听,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