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更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注入动能。 逆流而上,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近年来,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上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
【内容提要】百年变局下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尊重全球化发展规律,摈弃逆全球化思维,创新全球化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百年变局下数字经济正成为发展新形态,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世界经济处于深度变革期,经济全球化转型的压力与动力正在积聚。中国通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既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增长动能,也推动全球化快速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转型有赖于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方式、治理机制及发展动力转型,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内容提要】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机遇和优势条件。新征程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发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内容提要】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涵盖数字主权与安全、数据流动与应用、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跨境传输与交付、设施与设备的互联互通、数字技术标准、人工智能治理等诸多问题,关系国家、企业、个人参与全球数字市场和利用数字技术的权利和义务。面对信任缺乏和数字鸿沟等基础性难题,全球数字经济规则构建路径呈现碎片化和分化态势。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规则构建应当坚持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原则的共识日渐形成,为打造融合的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内容提要】亚太地区是全球范围内产供链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全球产供链重塑背景下探索深化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转型、大国博弈和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产供链正加快重塑,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目标引领,深化价值链、供应链和互联互通合作,推进以人为本的数字经济多维合作,通过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强化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新形势下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将为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供助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内容提要】全球安全倡议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相辅相成、彼此呼应。中国在以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具有周边外交的优先性、各国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需求、既往安全合作经验积累和中国践行新安全观的决心坚定等有利因素,但也面临域外大国恶性竞争、领土和海洋权益纠纷以及机制的碎片化和低效化等挑战。面对周边安全议题的联动性和复杂性特征,中国需寻求“维护共同安全”契合点,提升各国对全球安全倡议认可度;利用现有周边安全机制,处理好系列“大三角”关系;以非传统安全合作为抓手,在澜湄和中亚地区打造示范样板;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优化大国协调和机制协调。
【内容提要】欧盟出于降低战略依赖、增强经济竞争力等经济关切,以及应对地缘政治格局骤变冲击、回应内部呼声凝聚共识等政治考量,于2023年发布首份经济安全战略文件《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梳理欧盟经济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路径和行动计划。《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具有全面性、进攻性、保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该战略实施以来,也面临财政资源限制、成员国分歧、企业界不满等多重障碍。该战略反映了欧盟对其所处国际格局、地区形势及所面临严峻挑战的新认知和因应,将对欧盟内部、中欧关系以及世界经济等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世界带来更多变数。
【内容提要】近年来,美国极右翼政治运动愈演愈烈。极右翼政治运动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重大威胁,进一步加剧其内部的不稳定。美国极右翼政治势力不断壮大,主要由国内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族群矛盾加剧、政治传播手段变化、政治制度顽疾难除等因素所致。美国极右翼政治运动注重向外扩展自身影响,与欧洲等地区的极右翼政治势力紧密勾连,力图编织极右翼政治运动国际网络。美国极右翼政治势力仇华反华情绪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关系的稳定。
【内容提要】自1989年东欧剧变以来,波兰政党政治发展大致可划分为碎片化时期、左右翼轮流执政时期、右翼独揽权力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在新的政党竞争模式下,波兰各主要政党的纲领、选举议题、议会内辩论以及政府施政,始终被一些“元政治”问题所主导,波兰政党政治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多重性叙事。在政党政治发展场域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波兰的政党格局、选民支持基础、政治思潮以及政党政策主张出现明显的多向性趋势。
【内容提要】在2015—2018年和2022年以来的两波民粹主义浪潮影响下,欧洲极右翼政党趁势崛起,并通过在政治光谱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左移”,向主流政党转型;激进左翼政党也一度壮大,但随后遭遇发展瓶颈,而左翼阵营则整体陷入力量分化和内耗之中。随着欧洲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政党主流化在政治光谱两侧同时推进,该地区政党政治呈现出激进右翼和激进左翼“双峰凸起”并以前者更为突出的格局。在这种“失衡的极化”之下,欧洲的政党格局更趋碎片化,国内政治纷争和不稳定性加剧。欧洲政治极化态势在重塑地区政治光谱和政党格局的同时产生复杂的外溢效应,给中欧合作带来新挑战。
【内容提要】葡萄牙共产党是目前西欧地区党员人数最多的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党,葡共经历过法西斯政权围剿的至暗时刻,也享有推翻独裁统治入阁参政的高光场面。在库尼亚尔、卡瓦略斯、德索萨、雷蒙多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葡共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重视理论创新,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在欧洲政治环境变迁和葡萄牙国内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之下,葡共面临阶级基础有所削弱、理论创新遭遇瓶颈、政策主张吸引力下降、政治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左翼力量协调欠佳等多重挑战,亟须采取创新性举措加以应对和化解。
2024年3月22日,俄罗斯大选刚落幕,莫斯科近郊音乐厅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重大恐袭。在全球聚焦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之时,恐怖主义作为高悬在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次肆虐欧亚大陆。从全球范围来看,恐怖主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远未消失。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GTI)显示,2022年恐怖主义造成7601人死亡,2023年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人数高
2024年3月18—20日,美国主导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在韩国首尔粉墨登场。“民主峰会”延续一贯的政治操弄风格,充斥着自我标榜和空洞口号,再一次暴露了美国借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的险恶用心。 极力渲染“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 美国政府采用“民主”“威权”二分法,频频给坚持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国家贴上“威权”标签。这种政治操作自然带有欺骗性、攻击性和对抗性,不仅是冷战思维的暴露,更是霸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