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姗姗而至,北京又像一座大花园了。与花结缘,是古都与生俱来的浪漫;与花相伴,是北京人温馨惬意的日常。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132种花草。中国人对于良木佳卉,不仅欣赏其馥郁秀丽的形式美,更以花木寄托自身对道德和美感的追求。“桃之夭夭”以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美,“甘棠遗爱”用甘棠称颂百姓感戴的贤官廉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描写的则是少男少女明快的爱情。花木被文人赋予品格
北京是一座繁花似锦的理想之城。 春季,鲜花开满整季,用最温柔的色彩,惊艳了时间。 夏季,可以看开得最浓艳的花,拥抱滚烫的生活。 秋季,是人间最美的天堂,花海正当时,惬意如斯。 冬季,腊梅盛放、芦花金黄,步履不停,一花一世界。 盛开的花朵,分明了北京的四季。时令更迭,让花开花谢成为一首平仄起伏的经典诗篇,一代代北京人伴着这首诗长大,又伴着这首诗老去,年复一年。 春归有觅处 北京的春天里
出门赏花,家中植花,餐盘里鲜花入馔,展馆里四季芳华,巧手之下绒花、绢花几可乱真……这是北京与花的缘分。 在北京人看来,花儿的寓意总是美好的,门前植几株月季,屋内摆几个盆景,家会更生动,更温馨。侍弄花草需要耐心,但北京人喜欢,因为他们对这座城市,对他们的生活有心气儿,有希冀。 千百年来,北京城的花随四季轮回,谢了又开,北京人心里的花儿则一直恒久绽放。花卉为媒,那是对生活的热爱。 芳菲入馔鲜
在北京妙应寺塔院内白塔的北侧,有一排高大挺拔的古楸树。古楸树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多年前在故宫的御花园里我就见到过,当时就觉得楸树的叶子形状很特别,有点像菩提树的树叶,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并未深究。据说紫禁城里的古楸要数宁寿宫花园也就是乾隆花园古华轩前的“古华楸”名气最大,“古华”就是“古花”,即古楸之花。乾隆皇帝曾为古华楸题楹联一副和匾额诗四首,可见他对这棵楸树的喜爱。只可惜当时乾隆花园不对外开放,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朱自清眼中,春天是明丽的,朗润的。早春,有吹面不寒的和风,有润物无声的细雨,有崭露头角的新叶嫩芽,还有遥看似有近却无的草色烟光。梨树、海棠、丁香在春风中一天一点长叶抽条,慢慢地结出花苞。我知道,又一个美好的春天将如期而至。每年的三四月是智化寺最美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听风听雨听鸟鸣,春天的歌声是甜的;赏春赏景赏花时,春天的气息是甜的。清幽古
岁岁朝朝。每逢春分时节,便会期待古寺的一场玉兰花事,莫名地成了很多人的念想。 “我有时候无缘无故地就想到大觉寺,神驰那里的苍松翠柏、玉兰、藤萝。”这是季羡林先生在《大觉寺》一文中的原话。这些年,我听到无数人也这么说过,仿佛大觉寺就是他们心中的一方净土,一份牵挂,而每年春日里盛开的玉兰花,就是所有人一定要奔赴的一场踏春盛会。 提到大觉寺四宜堂院内300年的古玉兰树,便不得不说她的栽种因缘,她与清
在北京遇见《浮士德》 5月9日至12日,北京保利剧院将推出由立陶宛艺术家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舞台剧《浮士德》。 2019年,里马斯·图米纳斯版《浮士德》在中国首演,成为年度票房、口碑俱佳的作品。2024年,《浮士德》剧组以全新面貌、全新阵容回归北京的舞台。《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以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演绎至今。 本剧由图米纳斯导演亲自担任戏剧构作,选取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