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的? 它应该追溯历史,事无巨细地考据过去的点滴;它应该遥望未来,展示最前沿的发展趋势;它应该关爱动物、植物和环境,探索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和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它应该关注人类自身,展现共情共鸣的人文情怀;它,应当是时空中一场流动的盛宴…… 而这些,在北京都能找到。 宝藏一般的博物馆藏匿于宝藏一样的城市里,等着寻宝的人们去发现。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不同专题的展览形成“
北京是一座崇尚自然之美的城市,这不仅体现在她拥有广阔多彩的植物带,更体现在北京的博物馆谱系中,有众多动植物主题的博物馆。在这些博物馆里,既有规模浩大、藏品丰富的国家动物博物馆,也有蜜蜂博物馆、西瓜博物馆等新奇小众的专题博物馆。为一只小小的蜜蜂,为再普通不过的水果西瓜修建一座博物馆,北京会这样做。 在这样一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中,如果想要亲眼观察已灭绝的猛犸象形象,想要了解麋鹿和蜜蜂的习性,
想要探索北京过去的流年日常,最专业的方式是研读历史,从古籍里寻找答案;最轻松的方式是看一部纪录片,在短短几十分钟间不知不觉了解旧时生活的点滴;而最直观的方式,则是来到博物馆中。在这里,人们会发现,已经有专家学者替观者做了啃读古籍的工作,并用比纪录片更轻快、更直接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布展周密的展厅里,件件展品亲自张口诉说,告诉人们过去在这座城市中生活是什么样的。 北京人千百年来的衣食住行
寺庙,曾与城墙、城门、牌楼一样,是老北京的“名片”。在历史的沿革中,一座座寺庙的建筑、历史、文化、逸闻和兴衰渐渐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和民俗的载体,犹如砖砌的一部部史书,在北京城和北京人生活中留下深刻影响。 时代风云巨变,许多曾为香客信众追捧的北京寺庙,不再履行寺院职能。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越来越多庙宇空间修缮完成,北京市文物部门开启并推动北京古寺的转型之路,万寿寺成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智化寺
12000余项非遗资源 30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242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9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 …… 从这些数字中,可见北京非遗家藏之丰。伴随着北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传承保护,这些数字仍在持续更新,随之而来的博物馆馆藏也不断带给人惊喜。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变
在博物馆工作的人都会时时被所见,所触,所闻,所思……牵动着吧。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于我来说,便是如此。我在这里,倾听石头的声音,倾听历史的回声。 1987年10月,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成立并对外开放,这是北京地区第一家收藏、研究、展示石刻文物、艺术的专题博物馆。馆舍所在的真觉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又因清代乾隆皇帝两次在此地为母亲崇庆皇太后祝寿达到鼎盛,是一处享明清两代香火的皇家寺院。寺内中轴线上的金
红墙倩影两相映,黄瓦院墙入望遥。这是对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真实写照。一想到这样的诗句,便会情不自禁记起入职之初,那时正是9月,北京天光灿烂,摇光树影下的成贤街游人如织。相较于街面上的喧闹,红墙里则是一番清静世界,古柏森森、国槐郁郁。置身其间,仿佛得到了放缓时光的特允。喜鹊喳喳、斑鸠丛飞,庄重典雅的殿堂、鳞次栉比的石碑也正告诉我,历史并未走远,而我,从此将与之相伴。 作家冯骥才曾写道:“岁月失语,
紫禁城的深与浅,在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偌大的院落以及她所见证的历史风云,自然深不可测;一年一度的春日花事,又为她平添了层层叠叠的美……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和风次第遣开花。清明节前后,紫禁城一改往日庄严肃穆的形象,被各类花朵装点得清雅浪漫。花开如瀑,花落如雨,殿宇楼阁纷纷藏身于花之迷雾中,等待游人渐次探寻。 3月中旬,玉兰与杏花绽上枝头,领跑春日群芳。 钟粹宫与御花园都是玉兰的大本营。玉兰在
舞台上《永不消逝的电波》 6月14日至16日,北京保利剧院将推出上海歌舞团创排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部红色经典剧目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作,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借助舞剧独特的表现形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全新演绎,再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