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2020年全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及公共卫生意义进行了述评,并探讨了慢性病毒性肝炎规范治疗管理率与艾滋病和结核病公共卫生管理模式的差异。最后提出了为加速消除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危害,应建立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管理;疾病消除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strategies:A pathway to eliminating
摘要:我国自1992年开始实行了以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为核心的综合预防策略,极大地降低了人群(特别是低年龄组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肝脏组织学,而且还可以减少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及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临床预后。随着临床指南不断更新以及一线抗病毒药物价格大幅下降,治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既往乙型肝炎流行率高,现存乙
摘要:乙型肝炎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通过实施以乙型肝炎疫苗为核心的综合防控策略,在乙型肝炎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回顾了我国乙型肝炎免疫策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人群的疫苗接种目标与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免疫策略和提升防控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疫苗,联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1272) Stra
摘要:自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愿景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消除丙型肝炎危害工作,制定政策、明确主要任务、聚焦重点问题、落实防治措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回顾了2016年以来中国消除丙型肝炎危害行动进展以及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剖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防治策略提出建议,旨在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在过去的30年,中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儿童新发HBV感染率、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均降至较低水平,但是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仍然沉重,严重影响人群健康。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剖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以期为助力推动中国相关部门就如何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
摘要: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肝炎大众人群687.5万人,筛查率为95.6%;发现HBsAg阳性者184 710例,其中确诊复核检测156 772例,诊断率为84.9%;发现慢
摘要: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其临床应用的更深入理解,正在改变患者的治疗方式。将这些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存在诸多挑战,亟需基于循证医学的规范化指导。新版临床实践指南通过系统评估最新研究数据,为HCC的诊疗管理提供了最新的建议。2024年欧洲肝病学会指南建议组建涵盖多学科专家的诊疗团队,通过多参数评估,从患者个
摘要:2024年7月,欧洲肝病学会发布了最新版《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移植》。该指南并未涵盖肝移植的所有方面,而是侧重于2016版指南发布以来的重要进展。本文对指南中的推荐意见进行摘译。 关键词:肝移植;欧洲;诊疗准则 An excerpt of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liver transplantation(2024 edition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时间、绝经年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NAFLD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门诊的373例绝经后女性患者的基本信息、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及是否患有NAFLD。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
摘要:目的分析1,25(OH)2D3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模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以及肝巨噬细胞表型、肝脏炎症的影响,初步探讨1,25(OH)2D3改善NASH肝脏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6):给予胆碱充足的氨基酸(CSAA)饮食;正常+1,25(OH)2D3组(n=6):给予CS
摘要:目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显著门静脉高压患者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GOV)风险较大,通过评价不同无创诊断模型对GOV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GOV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3年11月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显著门静脉高压患者108例,根据胃镜下是否伴发GOV将患者分为GOV组和非GOV组(NGOV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影像学、实验室指标等结果。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
摘要:目的研究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再代偿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217例,至少1年之内再住院无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即再代偿组(n=63),未再代偿者为对照组(n=154)。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再代偿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
摘要:目的探究合并肝细胞癌(HCC)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治疗预后的影响,并分析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未合并HCC患者急诊内镜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3年7月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经急诊内镜治疗且未合并HCC患者117例,合并HCC患者119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情况;入院后行急诊
摘要:目的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线粒体翻译起始因子(MTIF2)基因的甲基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MethSurv、EWAS Data Hub软件对MTIF2甲基化样本进行标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内容包括生存曲线分析、甲基化特征分析、肿瘤信号通路相关性及泛癌数据库比对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
摘要:目的观察五倍子酸(GA)联合索拉非尼(Sora)对HepG2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GA组、Sora组和GA+Sora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ompuSyn软件分析联合用药指数(CI值);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摘要:目的利用细胞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uh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抑制剂组,制备含药大鼠血清,用以孵育Huh7细胞。CCK-8、划痕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影响,糖酵解限速酶及代谢产物检测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RT-qPCR、West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62例不明原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病史、病理结果、基因测序结果,了解其病因、临床特征,以及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2月因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于南京市第二医院行WES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实验室资料筛选出不明原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62例,通过影像学资料、病理表现及基因测序明确诊断。分析不明原因肝内胆汁淤积患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肌肉脂肪浸润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将肌肉内部按照不同的密度范围划分成不同的亚分区,进一步研究肌肉密度改变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OLT的145例患者,以患者腰3椎体水平最大层面的CT平扫图像作为原始数据,利用Neusoft Fatanalysis软件对图像进行相
摘要:目的探索层粘连蛋白α3亚基(LAMA3)对胰腺癌(PC)上皮间质转化(EMT)、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肿瘤和EMT相关数据库,筛选出与PC相关的EMT基因LAMA3。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MA3在P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确定LAMA3在PANC-1细胞中的定位,Transwell实验评估LAMA3对PC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计量资料
摘要: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局部切除术(Beger术)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较高,而胆管损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损伤严重程度,内镜治疗在胆管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较困难。近期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因Beger术后出现胆瘘的患者,通过经口胆道镜联合经皮胆道穿刺引流会师术成功诊治,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胆瘘;穿刺抽液术;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基金项目:杭州市重点医学学科建设基金(OO201900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作为我国常见传染病,是通过感染HBV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坏死。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螺杆菌,能够在人胃黏膜定植并持续生存。近年来,有关Hp感染与HBV感染相关肝病之间的密切联系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Hp感染与HBV感染相关肝病的文献,对其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表明Hp感染与HBV感染相关肝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Hp
摘要:HBV感染可造成急性或慢性感染,未经治疗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而死亡。线粒体作为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其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维持是保证细胞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基础,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损伤、氧化磷酸化等生理活动均可影响线粒体稳态的维持。HBV感染可影响线粒体稳态,本文从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及线粒体损伤4个方面总结线粒体稳态与HBV感染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线粒体稳态的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病理机制复杂。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肿瘤免疫细胞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抗肿瘤免疫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使免疫反应被抑制,最终导致癌症持续恶化。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HCC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中药能够调控免疫细胞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与转移。本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免疫细胞如何通过免疫抑制途径影响HCC进展以及中药如何调控免
摘要: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且容易误诊,以往认为其是疾病进展至晚期的表现,且预后不佳,治疗常具有挑战性。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该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诊断和治疗理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在临床治疗策略选择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该病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预后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癌,肝细胞;胆管癌栓;诊断;治疗
摘要: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发生疑似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检测、评估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尤其是胆汁淤积性DILI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可能与潜在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进展难以区分。目前,缺乏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合并DILI的相关研究与管理规范。本文对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合并DILI的潜在风险、因果关系及分型标准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为其防治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胆汁
摘要:肝性脑病为肝病领域的疑难危重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手段有限、发病机制亟待突破。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壮医肝性脑病“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进行述评,提出肝性脑病中医/壮医“浊毒致病”新学说,解析“浊”“毒”及“浊毒致病”理论的科学内涵,构建肝性脑病“四步曲”防治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以“四方两技法”为代表的肝性脑病临床防治新方案,继
摘要: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乙醇滥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化合物,在调控慢性肝病方面展现出了重要潜力。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这些化合物对肝纤维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关键病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还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来调节肝细胞代谢稳态,起到了调控慢性肝病的作用。本文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慢性肝病治疗中
摘要:在肝脏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于常驻非实质细胞,参与肝脏炎症、免疫调控等病理过程。近年来,TREM2在急慢性肝病研究领域中受到关注,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REM2是治疗急慢性肝病的潜在靶点,然而其在急慢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缺乏系统性的总结。本文综述了TREM2在急慢性肝病中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防治急慢性肝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肝疾病;病理过程
摘要: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过量服用则会造成严重肝损伤甚至死亡。近年来,APAP诱导的肝损伤(AILI)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肝移植的第二大常见原因。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去除不需要的胞质蛋白和细胞器,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细胞器的更新。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在AILI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机制涉及APAP蛋白加合物、氧化应激、JN
摘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会导致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出现异常。AIP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复杂,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对这类患者的临床认识不足。本文介绍了AIP的流行病学,简单描述了AIP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归纳总结了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各种检测方法、营养评估、生活管理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加强对AIP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认识,并提高胰腺外
多数肝细胞癌(HCC)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或剩余肝体积不足,仅少数患者可获得Ⅰ期根治性肝切除术机会。针对不可切除HCC,欧美及亚洲指南推荐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标准治疗,部分亚洲指南甚至将其扩展至晚期患者。临床实践表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与TACE联用具有安全性,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引入则开启了联合治疗新模式。最新证据提示,TACE联合TKI和ICI的三联方案可能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约24%的成年人口。其更为严重的进展阶段——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在临床上以显著的肝损伤、炎症浸润及纤维化表现为特征。MASH进展极大地增加了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并已成为肝移植的主要病因之一。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及其类似物对MASH的显著治疗效果已在多项临床或临床前试验中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术、肝移植和失血性休克中常见的临床问题。持续的HIRI可导致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引发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然而,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GRINA是一种定位于内质网膜的钙稳态调节蛋白,在脑、肝脏及肾脏中均有较高表达。既往研究表明,GRINA通过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发挥抗凋亡作用,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关键调控功能。但其在HIRI中的具体作
尽管体质量减轻,但肥胖仍会导致持续的代谢变化,这可能会影响肝脏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一般人群中青年期肥胖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高危脂肪性肝炎和肝脏硬度(LSM)之间的关联。 来自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van Kleef等分析了2017—2020年NHANES的数据,研究对象为年龄>40岁、BMI≥18.5且无心力衰竭的社区居民。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参与者25岁时
为秉持学术出版透明性原则、建立明确的责任宣誓和追溯机制,提高期刊公信度,进一步与期刊国际化接轨,本刊要求各类文章均须公开利益冲突声明和作者贡献声明。声明文字须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之前。 格式示例如下: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1)负责设计论文框架,起草论文;(2)负责实验操作,研究过程的实施;(3)负责数据收集,统计学分析、绘制图表;(4)负责论文修改;(5)
根据《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的健康相关研究国际伦理准则》和我国《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的相关规定以及国际通行的动物福利和伦理准则,本刊要求: 凡是动物实验研究,必须符合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并经由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凡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无论是前瞻性研究、横断面
2024年11月28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24—2028)公布,《临床肝胆病杂志》跻身“中文卓越期刊TOP100”第一梯队,入选“中文领军期刊”。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总量超8 000种,经公开申报、资格审查,本期“卓越计划”有效申报1 340项,经陈述答辩、专家委员会复核、结果公示,最终入选中文领军期刊100种。 “卓越计划”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
为使作者了解本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惠赐稿件,《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会确定了2025年1~7期“重点号”选题及各期执行主编: 1期慢性乙型肝炎的功能性治愈⋅⋅⋅⋅⋅⋅⋅庄辉 2期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现状与展望⋅⋅⋅⋅⋅⋅⋅王宇 3期白蛋白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贾继东 4期胰腺癌诊治进展⋅⋅⋅⋅⋅⋅⋅赵玉沛 5期风湿免疫病与肝脏⋅⋅⋅⋅⋅⋅⋅刘燕鹰,贾继东 6期慢加急性
2025年1月13日,“全球OA期刊索引(OA Journal Index,OAJ)”公布首批收录期刊共计338种,涉及19个学科领域,其中医学期刊125种(英文120种,中文5种),《临床肝胆病杂志》成功入选OAJ首批收录期刊。 OAJ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NSL-CEPIEC)“开放获取资源评价”联合实验室(OARE)联合推出,仅收录在学术贡献、出版规范和科研
2025年1月21日,本刊收到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通知:《临床肝胆病杂志》入选“中国开放阅读科技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China Open Reading STM Journals,DCORJ)”。该目录的核心功能是对中国科技期刊自建平台的阅读性、可发现性、标识完整性和用户体验性进行客观评估,通过阅读指数、发现指数、体验指数和标识指数4个一级指标,全面量化展示期刊的数字化进展和开放
2024年12月16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8次年会发布“学术诚信与出版新媒体矩阵”成员单位名单,《临床肝胆病杂志》入选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学术诚信与出版新媒体矩阵”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发起,首批成员单位共140家,旨在通过新媒体的广泛覆盖和互动特性,普及学术诚信知识,提升公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进而优化学术出版环境,为我国科研事业发展
Current reviewers 王艳 王晓东 王继恒 王甦 牛春燕 毛靖伟 方步武 左维泽 丛敏 朱月永 朱风尚 朱磊 刘江凯 刘军权 刘绍能 江勇 苏永华 苏洋 杜锡林 李天然 李文岗 李红 李京涛 李波 李建军 李健 肖明兵 吴江锋 吴金明 吴浩 何松 沈思鹏 张吉才 张伟 张春清 张勇 陈源文 苗新普 林苏 周琳 郑文杰 赵平 赵彩彦 郝建宇 钟渊斌 钟鉴宏 钟碧慧 饶慧瑛 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