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篇小说《阿吉》是贾平凹于新世纪之初创作的农民工题材作品。小说主人公阿吉始终面临着是返乡还是进城的人生选择题,其最终“进城→返乡→再进城”的选择既是人物基于所处生存境遇而作出的适时调整,也是由所处时代被动选择之使然。小说中的阿吉在选择时代,而时代也在选择着阿吉。 关键词:贾平凹;《阿吉》;农民工题材;乡土文学;《河山传》 中图分类号:I207.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秦腔》的声音景观具有抒情、寓意、构形的重要功能。贾平凹将戏曲嵌入文本,不仅使整部小说弥漫着今不胜昔的抒情氛围,还表征着传统乡土文化的重大变迁。同时,这种戏曲嵌入式结构也有效地调节着小说的叙事节奏,并依托声音的重复与互文营造出回环复沓、一咏三叹的诗意。由此,作为内容的秦腔和作为形式的秦腔有机融合,是文本象意的最佳方式,也是贾平凹有情生命的具象化形式。 关键词:《秦腔》;生命形式;抒情;
摘 要:贾平凹与陈彦都来自陕西商洛,他们的“茅奖”作品《秦腔》《主角》也均写到秦腔艺术。两部作品都以秦腔作为线索,不同的是,《秦腔》侧重描写生活中的秦腔,《主角》则侧重表现舞台上的秦腔。两部作品在秦腔书写时都插入大量戏文诗词,但贾平凹受世情小说影响,采用了日常生活叙事模式。而陈彦受史记史传传统影响,通过为忆秦娥立传的方式来叙事。贾平凹与陈彦书写秦腔的相同之处是因为他们都受到秦地文化与章回小说的影
摘 要:余华的《文城》展现了传奇叙事的倾向。在主题内容上,运用天灾书写构建了历史传奇,通过人祸描绘呈现了暴力传奇,借助情爱叙述展现了浪漫传奇。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中国套盒式结构”,结合叙事视角的多元转换,运用多重记叙顺序的方法,建构了小说的传奇性。传奇叙事不仅增强了《文城》的故事吸引力,还拓宽了现实主义小说的边界。然而,传奇叙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过分追求传奇效果,导致部分故事情节偏离现实逻辑、人
摘 要:在古汉语中,“瑞”的符瑞义由玉瑞引申而来,周代符瑞信仰的生成也与玉瑞制度有关。原始社会的玉瑞崇拜是符瑞信仰的前身,两者同中有异,差异在于天命和征兆观念的参与。殷周革命之际,面对商王依靠占卜、祭祀、用玉等制度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威权统治,如何改变商周之间的政治不平衡地位成为周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周人为了宣示自身合法性,联合诸侯顺利开展灭商运动,构建出新的天命观念,并将原始物占活动中的征兆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