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快数据确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的企业数据确权模式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困境,无法满足不同企业数据的保护与利用需求。而企业数据复合确权模式在强调企业数据财产权益保护的同时,兼顾不同企业数据所承载的不同数据主体利益,可以有效保护不同企业数据的权益。根据数据内容来源与处理阶段的不同,可将企业数据分为企业原生数
[摘要] 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六条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起诉权,旨在构建未成年人私益与公益诉讼双轨保护格局,为未成年人公共利益保护和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司法实践中,应合理界定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准确理解“未成年人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受损”的相关内涵,一切关乎未成年人“身、心、情、意、志”的现实利益与发展利益均应界定为未成年人的利益,
[摘要] 在当代中国西部文学创作中,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叙述如有批评性描写,则常常受到责难。作为异文化进入者与表现者,汉族作家往往具有启蒙的、人道的观念或发展、进步的观念,与本地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或民族主义观念难免产生冲突。汉族作家对于少数民族生活的书写,应该持有平等的友善的态度。汉族作家与所写的少数民族构成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汉族作家既是自我、创作主体,也是他者。作为他者,汉族作家显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
[摘要] 中国翻译理论体系建设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其间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21世纪以来,中国译论体系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目前对中国译论体系的发展研究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二者应批判吸收、合理借鉴。以中国近年来的译论研究为基点,重点探讨中国翻译理论体系建设的实现途径:坚持中国翻译研究的“理论自信”与创新,积极整合与融合中国译论学说,重视翻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入推
[摘要] 《礼记》是诸葛亮熟读的一部儒经,他在修身、齐家与治国理政等方面明显带有《礼记》的痕迹,《诸葛亮集》征引或化用《礼记》文献凡九例。诸葛亮静待三顾之节操,廉洁奉公的道德自律,教诲子弟的修身思想,以及倡导薄葬之美德,皆与《礼记》思想吻合,是其践行《礼记》经义的体现。诸葛亮上表汉献帝进刘备为汉中王,上言刘禅追尊甘夫人为昭烈皇后,谏言刘禅亲贤远佞,简拔人才不拘一格,严明法度而“轻无赦”的系列举措,
[摘要] 《留坝文史丛书》是冯岁平研究员及其团队历时八年,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扎实文献搜辑所完成的一套关于留坝地区历史与文化的学术著作集 。该套丛书以集成性、开拓性和建构性为蜀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建构起新的研究范式,开拓了蜀道研究新视域。丛书涵盖了留坝及其蜀道的诗文、碑石、栈道、文物、人物等相关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实物图像,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