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剧增,社会、民众对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 心理咨询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过程复杂的谈话活动:首先,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与每位来访者发生互动;其次,心理咨询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专业,包含多种不同思想文化观点和流派,涉及理论讨论、研究和实践;再次,心理咨询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唯有切身体验,才能真正了解或把握它。 心理治疗是一种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之源,健康睡眠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在今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之际,本期策划以“失眠”“睡眠”为关键词,科普关于睡眠障碍和失眠有关的内容,以及应对方法,唤起人们对健康睡眠的重视和关注。让大众了解如何科学管理睡眠,明白睡上觉、睡好觉不是一件难事,重要的是睡出健康来。 夜幕降临,失眠困扰着许多人的生活,让人们承受着“黑夜到天明”的煎熬。而失眠障碍并非是单一的一种类型,根据
什么是昼夜节律系统 昼夜节律系统,也被称为生物钟,是生物体内一种内源性的时间调节机制。 它控制着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活动在大约 24 小时的周期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比如人类的睡眠-觉醒周期、体温变化、激素分泌等都受到昼夜节律系统的调控。 在一天中,我们通常在白天保持清醒和活跃状态,而在夜晚则进入睡眠状态。这一规律的作息模式就是昼夜节律系统在起作用。 昼夜节律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
睡眠呼吸暂停的概念及临床分型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睡眠期间,空气以规律的节奏通过鼻子、喉咙和肺部进出,上呼吸道足够开放,不会影响睡眠。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空气流动会定期减少或停止。睡眠呼吸暂停有两种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中枢性(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某些形式的呼吸暂停涉及这两种类型(“混合性”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影响睡眠满意度和质量、清醒时的警觉性和效率以及
卒中后失眠障碍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失眠不但影响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及功能恢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加速脑卒中复发等风险。本篇从卒中后失眠障碍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入手,助力卒中失眠患者的全面康复。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尽管卒中后失眠障碍在临床中常见,但由于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患者大多更关注肢体功能的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大患。今天,咱们就通过小默的故事,一起走进神奇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看看它是如何帮助人们战胜失眠的,同时还会分享一些改善睡眠的小技巧,让你在对抗失眠的路上更有底气。 失眠一直纠缠着他 初次见到小默时,是在医院的心理门诊。他坐在我的对面,看起来有些憔悴。我邀请他谈一谈来做心理治疗的原因,他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自己已经失眠将近十年了,那些夜里的辗转反
小王从怀孕时就开始焦虑:自己每天应该吃些什么、怎么运动、怎么进行胎教?是剖腹产还是顺产?怎么做才能让宝宝更加健康?小王本以为自己的一切焦虑都会随着宝宝的降生而消散。但是宝宝出生后,小王又开始担心,“宝宝吃得怎么没有其他孩子多,是不是身体有问题?”“今天的食物能让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吗?”等到宝宝稍微大点,小王开始焦虑其他的事情,“要不要从起跑线上抓起,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小王在育儿过程中似乎
特殊儿童,又称特殊需要儿童,相比于普通儿童其往往在感官、肢体、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疾和障碍。主要包括智力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肢体障碍、言语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多重障碍等类型。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有2.77亿儿童,其中特殊儿童的数量高达上千万,即在我国0-18岁人群中,儿童发展障碍患者约有5000万人。这意味着每20个孩子中,就可能有1个面临着发展的挑战。 然而,当我们
隐形的父亲 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到目前为止,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孩子爸爸、爷爷的信息。家庭治疗的系统观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用“空椅子”给没在场的人留位置。于是,我问妈妈,这次是你们仨来参加,家里其他人,比如您爱人如果也在这,他会如何看待?这时,妈妈若有所思,然后说道:“在孩子出生后不久,我跟她爸离婚了。”说到这,妈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些年来孩子基本没有见过他,我们也很久没有联系了,只知道他也
2024年的初夏,许先生如约而至,许先生如约而至,来到诊室,距离上次复诊已经过了半年时间。他优雅地推门进来,面露微笑,坐在医生对面,娓娓道来,“整体还是很稳定的,我已经做好准备停药了。”他用平静、温和的语气讲述着过去这段时间的生活,最后不忘表达自己的立场。医生点头回应,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你从出院有三年了,药物减量维持也有两年左右了,工作生活都稳定,现在确实是个停药的好机会。你的正念治疗做的怎
谵妄是临床中常见的精神科急症,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识别难度较大、医学筛查手段有限,若不及时干预,会对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中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以早期识别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引起谵妄的原因,而相关辅助用药在医学方面依旧存在争论。本文将从谵妄的诱发原因、识别方式、预防策略以及如何护理等方面,带大家了解这种特殊的意识障碍。 “闹鬼”的房间,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其症状包括持久的悲伤、兴趣丧失和生理功能的紊乱。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不断上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什么青少年会成为抑郁症的高发群体? ● 个人层面 生理变化。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阶段,伴随着显著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对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例如,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导致情绪的不稳定;睾酮的增加则可能导致攻击性和冒险行为。有的青少年
家福,41岁,是个温顺爱妻的“小伙子”。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工作十多年,业绩平平,人际关系淡淡,同事们笑称为他“阿Q先生”。 你肯定是有病 夫妻二人吵吵闹闹地进入诊室。“我就是担心你,喜欢你,离不开你!我这么爱你,你应该高兴不是吗?我咋就有病了?”家福拉着妻子小娜咆哮着。“你影响我正常工作生活了!你就是有病!”小娜一把推开家福,“你自己和大夫说吧!” 看着焦灼对战的夫妻
亲戚家的儿子这几年一直在考研也一直在失败,亲戚劝孩子放弃,但孩子却不愿意。 亲戚跟我发牢骚:“努力了很久却换不来成功,就应该放弃才对,何必如此执着?”随后亲戚说,孩子现在听不进父母的话,想让我去帮忙劝劝。 聊天中,孩子对我说:“我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汗水一定能换来成功,所以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见他如此笃定,我不好意思再劝下去了。 跟亲戚告辞时,孩子已经打开书本继续学习了,望着他努力的
网络上有个视频博主叫“打工人小张”,很多人关注到她是因为她拍摄了一系列生活科普类视频,比如“如何订机票、坐飞机”“如何去医院挂号看病”“如何办护照”“如何寄快递”等等。 她的视频讲解细致入微,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评论区有不少人从她的科普中受益,但同时也有一些评论是这样的: “怎么有人连地铁都不会坐,蠢死了!” “居然有人不知道怎么看病挂号?太蠢了吧!” “寄快递还需要人教吗
步入社会后,每个人都会面对来自就业、工作、人际关系、婚恋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挑战,由这些挑战所引发的负面感受和心理压力,就是我们的“情绪垃圾”。 有了垃圾怎么办?当然是清理掉。我们的生活垃圾会被及时清理,可“情绪垃圾”却经常会被积压下来,最终或转化为猛烈的怒火,或形成剧烈的心理冲突。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及时清理“情绪垃圾”呢?这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有关。 对待“情绪垃圾”的四种错误态度 ◆
什么是NLP疗法和NLP经验元素? NLP疗法(神经语言程序学)是一种通过语言和心理过程改善行为与思维模式的心理学方法。NLP中的N代表神经系统,指的是大脑及思维过程;L代表语言,涵盖从外界感官信息到内在意义的转化;P则指为达成特定目标而执行的具体指令。NLP认为,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可以通过调整“软件”来实现改变。 NLP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个体快速且高效地解决问题,鼓励他
欧文·亚隆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尤其在团体心理治疗领域享有盛誉。他的作品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也以其文学性深得读者喜爱。亚隆的成名,得益于他几部兼具专业性与文学性的著作,包括《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益亲近》《直视骄阳》和《叔本华的治疗》等,以及小说《当尼采哭泣》。 《当尼采哭泣》写于2003年,当时亚隆已年逾七十。这部小说融合了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哲学思考,背景设定在1882年
妻子特别喜欢收存东西 张先生今年60多岁,从机关退休后生活规律,岁月安好,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张先生说,他的妻子特别喜欢收存东西,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年轻时勤俭持家,就经常留存一些东西,养成了收存东西的习惯。但不算明显,还经常能够废物利用,对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三年前,妻子从工厂退休后,一下子闲下来了,自己也没什么爱好,收存东西的行为习惯更明显了。现在,弄得家里哪都满满
白血病,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所有白血病患者中,儿童患者的比例不容忽视。据统计,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2~5岁的儿童中尤为常见。 白血病带来的不仅仅是孩子生理上的痛苦,更是对父母心理的巨大考验。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同时还要承担起照顾孩子、陪伴孩子与病魔抗争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的心理状态
每年三月,春风拂过大地,我们迎来属于女性的节日—— 国际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不仅是庆祝女性成就与贡献的时刻,更是关注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时机。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更年期是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许多人对更年期抱有恐惧或误解,认为它是衰老和身体不适的代名词。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更年期一定意味着失去优雅与活力吗?答案是否定的。如何优雅度过更年期,本文带您一探究竟。 更年期的心理冲击:恐惧与焦虑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孙阿姨在女儿的陪伴下走进了精神科的诊室。62岁的孙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近一年以来,她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整日疲乏劳累、不愿活动、不愿社交,常常担心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她感到沮丧和无助,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睡眠质量明显下降,食欲也大幅减退,以上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精神科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以及进行相关检查后明确孙阿姨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但是孙阿姨仅仅
急救现场,往往是生命与死亡的瞬间博弈,也是家属心理极限的挑战时刻。在这一过程中,病人的生命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家属的情绪与决策能力。每一秒钟的等待、每一次的无助、每一个难以承受的选择,都深深影响着家属的心理状态。急救,不仅是对病人的生命拯救,更是对家属心理承受能力的严峻考验。本文将探讨家属在急救过程中的常见心理挑战,并提供应对策略,帮助家属在压力下做出更加冷静与理智的决策。 突如其来的焦虑与
微笑,这个看似简单的面部动作,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与亲朋好友相聚时的欢愉,还是面对困境时的自我鼓励,微笑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也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笑的心理学世界,探寻微笑背后的奥秘。 今天你微笑了吗? 微笑,通常是指嘴角上扬、眼睛轻微眯起的面部表情,能够表达出喜悦、友善或满意等积极情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有一堆事情要做,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把任务推迟到最后一刻。为什么我们会陷入拖延的怪圈?拖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本文将带你一起揭秘拖延的内心世界。 顾名思义,拖延就是推迟做事。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行为中的现象,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拖延的经历。所有人都知道拖延100%会让事情变得糟糕,但总是会有人拖延:学生熬夜赶作业、职
近年来,“电子榨菜”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新型的就餐方式,甚至被列为2022年十大流行语之一。这种方式指的是边吃饭边观看影视剧、综艺等视频,因其高效的“下饭”功能,而被戏称为“电子榨菜”。然而,这种看似轻松的就餐方式,实际上带来了不少健康隐患。 电子设备如何影响我们的饮食行为 研究团队发现,沉迷于“电子榨菜”的人群不仅食量大增,还更容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和营养失衡等健
新学期的一个早晨,初一班主任陈老师带着两位家长走进了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家长反映,女儿小婷在寒假中途突然开始要求和父母同榻而眠,开学后依旧如此。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同睡有诸多不便,可小婷说自己不敢一个人睡,家长便带孩子前来向心理老师求助。 陈老师反映,小婷最近上晚自习的时候总举手要换座位,询问之下得知,她坐在靠窗的位置,而她对窗外黑暗的环境感到害怕,担心有什么东西会从暗处扑过来。陈老师猜测这两件
想要做成一件事,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身为教育者,我们经常会建议学生在学习时设立一个目标。但是,还有个东西比目标更重要,那就是“目标感”。 理解“目标”与“目标感” 对于二者的区别,心理学家威廉·戴蒙在《目标感》一书中做出了如下定义: “目标,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 “目标感,是指一种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意识,这种意识始终
女生小艾是主动提出要来心理辅导室的。据班主任反映,小艾最近两周心情很不好,总是闷闷不乐、无精打采。近两周,她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提醒后会有短暂的改善,但不一会儿,她就又低头不看黑板了。 班主任想和小艾谈谈,但小艾希望能跟心理老师聊聊。 班主任离开后,我还未开口说话,小艾“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我只得先安慰她。几分钟后,她断断续续开始倾诉: “阶段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考得很不好。我一
亲爱的张德芬空间的每一位家人,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张德芬空间成立十周年。十年时光,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展开,每一笔每一划都记录着我们共同走过的点滴与辉煌。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十年的艰辛与荣耀,共同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回首过去的十年,张德芬空间从最初的萌芽状态,成长到如今枝繁叶茂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每一步前行都凝聚着全体家人的辛勤汗水
“一人一故事肢体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我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它是以真实动作为内在表达基础,通过镜像技术实现个体与群体的非语言对话,并以一人一故事剧场的集体叙事框架完成故事转化与疗愈的综合性艺术表达形式。 一人一故事肢体剧的理论基础 一人一故事肢体剧是融合了舞蹈、音乐、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跨学科艺术。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演员-观众”单向关系,通过个体无意识表达(真实动作)、群体共情
最近我连续看了几本一行禅师的著作,在《活在此时此刻》这本书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禅师说,有厕所可以清扫,足以成为一件乐事。 有人不解,问禅师:“清扫厕所的时候,怎么高兴得起来?” 禅师便谈起了自己的过往。1926年出生在越南的他,在16岁时出家,无论出家前还是出家后,他都没有厕所可以用。那时的越南,只有非常有钱的人家才用得起厕所,其他人只能到田里或山上去解决。 他的讲述让我想起了自
一个真实的案例 云紫和殷伟是一对创业夫妻。企业做大后,云紫每天为了工作忙碌,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难得的空闲里,云紫会约着姐妹们出去唱歌跳舞。这天,她正和姐妹们玩得开心,殷伟突然打来电话,她没接。 身边的姐妹把手机递过来,提醒道:“云紫姐,是你老公。” 云紫迟疑了一下,说:“不接。” 她知道,殷伟打来电话,是喊她回去陪他的狐朋狗友喝酒,她不喜欢和那些人打交道。奈何殷伟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Q老师,您好! 最近,我在一个视频网站上看到了一个亲生女儿含泪把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抛弃在养老院的故事,看完后我内心百感交集,有点儿心里不是滋味。 我的父母已经步入暮年,衰老逐渐出现,虽然当下不需要我额外花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但我知道衰老是一定会出现的一个现实问题,无法回避。每当我想到未来的他们,我就会有一些担心和焦虑。一方面担心自己对他们的衰老感到不适应;另一方面更担心自己照顾不好父母,在真
Q严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初二的学生,最近,很多事情都不顺心,经常感到很无语,尤其是和我爸爸之间。 昨天晚上,我爸爸说他两次看我,都在摆弄手机,便对我说,给我买手机是他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决定,悔不当初。当时,我非常想告诉他,他看到的两次,一次是我在查英语单词,一次是我通过微信问老师问题,但最后我还是没有和他说,看到他的表情我就知道,只要我开口解释,他就会认为我在顶嘴,太多次的事情告诉我,爸爸只要
家住公园附近,吃过晚饭,我和老公决定一起去公园散步。 我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话题转到了我今天穿的一件短裙上面。老公说,这件短裙只适合跳芭蕾舞的人穿。我听到的言外之意,就是我穿很难看。立即恼了,朝他吼道:“我的同事都说好看,怎么到你这,就不好看了呢?” “你穿短裙子,根本就不好看,你的小腿不够直,还是穿裤子或长裙子更好。”老公似乎没有看出我的愤怒,继续给我建议。 “我的小腿不够直,当初你
有人说,每个人在外面戴着各式的面具,回到家里都会放下疲惫,呈现最舒适、最本来的样子。前不久,我到堂哥堂嫂家做客,跟他们共同生活了一个星期。中年的堂哥每天楼上楼下忙活,完成嫂子的“指令”:“方景,去冲奶粉。”“方景,把我的电脑拿上来!”…… “我只是为了鞭策他” 在没来做客时,就听说堂嫂人很强势。我想这样的婚姻组合本就很多,妻子出于保护家庭、延续爱情的本能,倾向于用强势“管住”老公。嫂子是一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