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传统媒体行业逐渐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与市场压力,创新逐渐成为媒体实践的重要探索。然而,在国内新闻界,占据压倒性的说法并不是“媒体创新”或“新闻创新”,而是“媒体融合”与“媒体转型”。事实上,对传统媒体而言,无论是“媒体融合”还是“媒体转型”,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创新”行动与过程。 什么是“创新”?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指出:“创新就是
【内容提要】新闻业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阵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新闻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新闻业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闻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唯物辩证法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去认识和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实践当中需要我们把握四个策略: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在普遍中把握特殊,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守正创新;在适度中把握底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
【内容提要】新时代中国时政类主题图书对外出版活动是构建中国国际形象、展现当代中国样态、呈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主体性与原创性的重要依托。以2017-2021 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例,从学科、作者、出版机构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近5 年时政类主题图书对外出版的整体情况,尝试指出,需要拓宽时政类主题图书对外出版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实现主题的全领域覆盖、积极吸引新生代学者与更多出版机构加入时政
【内容提要】ChatGPT 的出现为观照人机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聚焦于“ChatGPT 能否与人类进行跨生命交往”这一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回顾AI 发展史,引出对AI 是否已具备自主性的讨论,并从新媒体权衡需求论的视角来分析ChatGPT 在满足人类情感需求上的技术优势与新型人机关系的构建。同时,本文着眼于人机情感交互现实,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来研究用户运用ChatGPT 进行情感交互的动机与感受
【内容提要】智媒时代,算法正在重塑着信息获取方式和媒介传播格局,主流价值内容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智能算法持续渗透、人机协同发展的社会环境新样态下,必须从优化算法机制、创新媒介内容、提高公众素养、完善法律规制等途径让主流价值“驾驭”算法,助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本文基于深思的可能性模式,分析当下主流价值内容有效传播的现实案例背后蕴含的创作逻辑与传播路径,探讨增强主流价值内容传播力的方
【内容提要】随着乡村经济与文化迈入发展新时代,乡村纪录片的空间阐释也经由社会关系与人物关系进行重新铺陈,从而创构了“关系空间”的表达法则。基于此,本文在空间叙事的理论关照下,透过“社会”与“人物”的空间比照,来探讨其空间叙事的问题,以期深入考察新时代乡村纪录片的话语建设。其中,社会关系空间由“政策”“市场”“审美”三个维度进行赋义与形塑;人物关系空间则通过聚焦人物与创作者对叙事语境的关注,搭建了多
【内容提要】空间是一个既抽象同时又具有无数物理痕迹的所在,空间中不仅收录着不同国度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而且铭刻着丰富的记忆内容与万物的生长变迁、行动轨迹。作为空间转向的文化创新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为范式,在空间维度连接起城市、乡村、山海,在时间维度连接起过去、当下、未来,凭借别具匠心的视听创作理念与视听呈现技术,编织出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媒介化网络。为进一步开掘空间转向的文化节目发
【内容提要】自党中央提出媒体融合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我国地市级广电基于在传统媒体时期的积累沉淀与优势特色,立足新型主流媒体定位,抢抓融媒发展机遇,力推融媒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如何做强做优广电媒体的社会效益、优化融媒部门的经营管理、整合内容渠道及资源价值等方面仍然面临大的挑战。从发展趋势上看,广电媒体应重在深融阶段催发体制机制、人才活力、技术支撑、资本结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驱动力,保持对媒体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了融媒体环境下农业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与传播问题,具体以内蒙古卫视《奔腾刷事儿》节目为例,在分析农业节目的功能与社会意义及传统农业节目在融媒体环境下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农业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与传播路径,即在内容编排形式、传播语态、节目推广渠道等方面与新媒体相融合,实现农业节目在融媒体时代的可视化、亲民化、交互化、融合化。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 农业节目 《奔腾刷事儿》 创新性表达
【内容提要】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巩固主流舆论,引导、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阵地。按照中宣部部署与要求,我国西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于2020 底已经实现全覆盖。本文以宁夏贺兰县融媒体中心为例进行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传播力、原创性、互动频次、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文章认为可以尝试从增强内容创新性、强化用户思维、提升服务能力、明确角色定位四个方面入手,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
【内容提要】当下网络舆情频发,舆情的传播与演化环境复杂,做好舆情回应工作已成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以“高铁掌掴事件”为例,通过网络爬虫获取相关的新浪微博文本语料,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LDA 主题模型,从用户维度、内容维度两个方面对舆情事件的传播过程和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低成本的发声门槛大大提升了网民的舆情参与效率,网络媒体、意见领袖在舆情的传播和疏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谣言
【内容提要】今日头条以“千人千面”“信息找人”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式冲击。抖音则以对娱乐信息的潜心经营,实现字节跳动的“去头条化”,其脉动始于娱乐,并迎合新技术条件下用户释放出的娱乐信息消费天性,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膨胀为移动互联网新物种,力证娱乐信息在凝聚流量和舆论引导方面,可以产生远超新闻信息的强大能量。这给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带来启示:在做好硬新闻的同时,适当增加软新闻,对部分新闻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维护中国国家形象“自塑权”成为重要议题。在中央媒体的“领头羊”作用之下,地方媒体作为国际传播的“生力军”也逐渐开始活跃起来。近些年新起之秀的河南卫视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善用并搭建新型传播渠道以提升传播质量,在错综复杂的海外舆论场中,构建出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合奏的多声部、多维度的立体化国际传播格局。探究河南卫视的成功案例,可以为其他地方媒
【内容提要】随着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格局演变、传受关系变化等不断对主流媒体报道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通过对青年人接收时政新闻信息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目前时政新闻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分别为:青年受众在信息瞬变时代成为主要争夺对象;分众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并没有进行细分读者的市场,尤其忽略对青年人的议程设置;人们的阅读进入快阅读、浅阅读的时代,青年人更乐于迅速捕捉信息,主流媒体的“深耕细作”受到
【内容提要】2022 年9 月,为给九省区联合申遗营造氛围,万里茶道沿线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的省级党报,开展了九省区“古今万里茶道”全媒体联动报道传播活动,此次主流媒体跨区域联动报道,呈现出不少亮点,获得了较为显著的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数据、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数据的角度探究新闻传播的规律,对此次大型联动传播活动进行总结,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为今后类似的策划提
【内容提要】2017 年以来,我国的短视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2019 年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户使用短视频的时长和频率均有明显增加。短视频广告也迎来了蓬勃发展,但由于门槛低以及内容发布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差异等一系列原因,各类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尤其在食品类短视频广告中经常会出现浪费恶搞食物、卖惨博同情、脚本虚假俗套等内容。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该类短视频低俗化趋势的原因及影响,从舆论监督、短视频
【内容提要】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成了学界热议的话题。本研究通过对媒介素养概念理论的梳理总结和研究探索,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媒介技术素养和媒介价值素养两个维度以及了解/甄辨、习得/使用、参与/互动三个部分(阶段)。本研究对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政策、观念和实践三个角度为青少年群体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媒介素养 观看素养 数字素养 数字媒介技术 二
【内容提要】唐·伊德基于现象学所提出的诸多关于技术的思想理论,为我们今天更好的看待和理解人机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新的切入视角。基于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的观点,本文拟探究以屏为媒下微信平台中用户交往的具身性逻辑,在人与技术的作用下理解人与人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微信平台中用户间存在着“潜关系”“弱关系”“强关系”三种关系连接,双方经过不断的了解最终会基于认同发生关系的层层递进。同时,这种透过屏幕
【内容提要】主流媒体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融合语境下,多民族地区传统主流媒体传播范式受到互联网数字化、社交化的冲击,其叙事话语呈现出新的特征。从叙事学视角切入对多民族地区主流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讨论,从叙事文本、策略、体验等不同维度探讨多民族地区主流媒体如何讲述故事,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其中,对于推动多民族地区
【内容提要】数字孪生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数字时代,亟需回答当代中国文化传播怎样才能够快速孵化出具有强优势的文化传播生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数字时代实现“弯道超车”。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技术,能够有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实现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要充分发挥数字孪生技术在文化传
创新求变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下简称《史纲》)出版于1994 年,距今已有近30 年的历史。现在看来,如果修订《史纲》,难度较大。为什么一定要修改呢? 到目前为止,有关我的采访大约十四五篇,绝大多数都是写我是如何从事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的,不免涉及我写的几部著作。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史纲》这部书。这也不奇怪,因为这是我第一部关于少数民族新闻学的著作。这里以傅宁采写的《白润生:
【内容提要】从1921 年至1949 年,中共海外办报模式存在着从自发阶段到自为阶段的演变,但始终在“变”与“不变”的震荡中坚持自身办报特色。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海外办报实践坚持“党报党性”和“内外有别”的办报原则,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中国共产党在办报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内容宣传策略:“向里看”运用摄影图片视觉传播建立视觉与情感的联动;“向外看”利用第三方外媒力量帮助中共传播;“向上走
【内容提要】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再到习近平号召“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学雷锋活动已经持续了六十年之久。六十年来,学雷锋活动的宣传侧重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与时俱进和改革发展的。《光明日报》关于学雷锋的历年报道向我们提供了一条考察学雷锋活动在不同时期宣传变化的清晰线索,揭示出学雷锋活动宣传的持续性强、报道广泛
【内容提要】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处于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十字路口。1945年11 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成立,使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跨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为了占领舆论斗争主阵地和制高点,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增强民族意识,我党不失时机地创办了一批蒙古文革命报刊。这些蒙古文报刊,不仅增强了内蒙古各族儿女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更深刻认同和践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
【内容提要】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近些年,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文化类节目繁荣兴盛、破圈传播,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蹚出新路径。本文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近两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
【内容提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出版环境和读者获取知识方式的变化,促使传统出版业寻求与技术的融合,“现代纸书”应运而生。融合出版已走过“互联网+”时代,现进入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智能+”时代。“现代纸书”的生产要及时应用新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现代纸书”的含义及特点讲起,探讨了在出版业深度融合背景下,生产“现代纸书”的必要性、“现代纸书”生产和运营的方法,以期为“现代纸书”的高
【内容提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媒体肩负着鼓与呼的重任。作为党报驻村帮扶的记者,要发挥深入基层、了解“三农”实际情况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时宣传到位,把乡村发展的好故事及时报道出来,做好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记录者、传播者、推动者、守望者,唱响乡村振兴声音,提高媒体影响力,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党报记者 驻村帮扶 推动发展 讲好乡村故事,凝聚奋斗力
【内容提要】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虚拟现实、物联网和5G 等新技术在新闻采编播发等领域广泛应用,这也促使新闻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冲击,传统媒体单一传播形式已成过去式,媒体迈入融合发展时代。本文对新形势下融媒体内涵进行分析,提出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占领舆论高地、如何再创辉煌之路。 【关键词】传统媒体 融合发展 创新 再创辉煌 如今,信息传输的方式
【内容提要】全媒体时代,党报广告经营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围绕党报广告经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逆袭”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为党报广告经营在全媒体时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找到更多切实可行的思维突破和发展路径提供思路。 【关键词】广告经营 转型 创新 服务 多元 众所周知,经营收入是媒体的重要经济基础,而经营收入中,广告收入无疑是重中之重。曾经,党报凭借着自身
【内容提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传播人、新闻传播学和新闻传播业的时代主题。中华文明升维传播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之间具有重要的价值互构关系,一方面从内核滋养角度看,中华文明不断地向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传递着“天下为公”的政治价值、“讲信修睦”的社会价值、“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从主体跃升的角度看,以赓续、迭代、远播维度切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会对中华文明产生理解与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