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劳动者尤其是新质人才是其中最活跃的要素。以人才培养为重要使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需要遵循贯通、融通、汇通的行动逻辑,为新质人才的成长设计适切的通道。 在长学制贯通中孕育新质人才。市域产教联合体中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根据新质人才的能力结构,按照同类教育纵向适配的原则,通过“
摘 要 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精准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现了学习体验个性化、教学效果高效化、教学资源整合化的增长点,以及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内容为核心的关键点。教师数字素养欠缺、数字资源不丰富、数字教学环境不优、数字风险防范不力是当前数字赋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主要困境,需要从提高数字赋能
摘 要 “三全育人”与“大思政”育人体系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框架。“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顺应时代改革发展需要,有益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打破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存在的认识不深刻、机制不完善、师资不够强、渠道不通畅、资源不丰富等主要困境,高职院校需要塑造“大格局”,深化观念认知;完善
摘 要 职技高师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国家教育政策导向要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彰显体育育人特色。坚持立德树人、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人为本、实践导向等原则构建了包括目标定位、开展路径、保障机制三个模块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有效实施该体系,需要凝练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丰富实践载体、深化评价改革。 关键词
摘 要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教材具有四重价值:有利于破解职业教育教材的困境、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重要体现、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念的实现载体、是解决职业教育教学矛盾关系的本质要求。从教材编写、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材形态四个维度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教材的基本特征分别总结为: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主体协力编写、一种依据职业学习规律而筛选重组后的工作知识、一种基于工作结构的学习序化有机组织、基于产教双场
摘 要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核心纽带。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在明确目标基本分类、规范基本描述、把握制定依据、构建制定流程的基础上,形成规范、适用的制定策略,为职业院校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提供有力参考。未来,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聚焦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实现,通过协同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及关联教学过程、评价与目标制定等,确保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朝
摘 要 专业认同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对H省两所高校的21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职教硕士专业认同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显示,职教硕士的心理期望值、读研内外环境、就业认知与情感、学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直接影响专业认同;职教硕士读研外部环境和学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还通过就业认知与情感间接影响专业认同。提升职教硕士专业认同,职教硕士自身要形塑身份认同意识自
摘 要 数智时代的高职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接”,从“认知”到“应用”,从“技术叠加”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发展诉求。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空间,有助于增强“阐释力”;通过拓展理想信念教育向度,有助于增强“理解力”;通过整合理想信念教育数据,有助于增强“领悟力”;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桥梁,有助于增强“感染力”。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进化” “迭
摘 要 通过全样本调查的方式对深圳市某高职院校14个专业共2318名毕业生的自我认知、专业认同和就业压力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我认知、专业认同与就业压力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认知和专业认同水平较低均会产生就业焦虑,增加就业压力。基于上述调查结论,降低就业压力的对策是:从被动转向主动,系统化开展全覆盖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封闭转向开放,一体化构建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分散转向协同,多主体合作培养高职
摘 要 具备数字素养的职业教育教师是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依据《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设计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测量工具并开展调研,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应用”水平偏低。进一步分析显示,理科、文科教师在“数字化意识”“数字化应用”以及“专业发展”三个方面的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组态分析表明,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正在深刻重塑职业教育场景与教学范式,要求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形态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可促使高职教师自我审视、助力高职教师提升数字教学能力、丰富高职教师人机交互教学体验、提升高职教师学情分析能力,但同时也带来高职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迷茫、智能技术运用的失范、教学形态重构的惯性阻滞等现实挑战。人工智能时代推动高职教师教学发展,需要坚守职业教育人本
摘 要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制度,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办学特色,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视角,可以发现教师、企业、学校、政府是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针对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实践内容的“表面化”、实践形式的“单一化”、实践过程的“流水化”、实践组织的“空心化”、实践评价的“形式化”、实践动力的
摘 要 培养高素质创业新一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战略支撑,而创业学习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苏、浙江和上海813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创业学习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向;创业态度部分中介了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部分中介了社会创业学习、家庭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同伴支
摘 要 数智时代,在技术变革与高职教育转型的交互影响下,高职学生职业观塑造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数智化重构职业图景引发职业定位困惑、新旧职业价值观冲突导致职业信念动摇、数字技能焦虑造成职业自我效能感不足以及职业环境变革加剧职业社会支持匮乏。存在主义哲学以个体生存境遇为核心,强调其在所处境遇中的能动建构,彰显主体对自身生存的责任,为审视数智时代高职学生的职业观塑造困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未来,高职教育
摘 要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支撑。构建其办学水平的测度评价体系,需遵循目标达成逻辑、资源整合逻辑、利益平衡逻辑以及持续改进逻辑等。具体构建路径包括拟定评价指标、专家咨询、开展问卷调查、优化指标、确定权重等环节。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效果、产学研合作、社会影响力及组织管理等五个维度构建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维度具体指标